湖南茶葉歷史
湖南,位于我國第二大淡水湖—“洞庭湖”的南面,故稱湖南,屬亞熱帶氣候,無霜期長,年平均氣溫在16.7攝氏度至17.9攝氏度之間,南北溫差極小,降雨量豐富適宜茶樹生長,是中國重點產茶省之一,產茶量居全國第二位,素有“茶鄉”之稱。全省有九十多個縣(市)種植茶樹年產茶八萬多噸。
據史冊《漢志》記載以及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表明,湖南的產茶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初期,是我國人工栽培茶樹最早的省份之一,唐代湖南每年的貢茶就有十二萬五千公斤。到十九世紀,湖南的茶樹栽培面積已上百萬畝,現有茶園面積一百八十萬畝。